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魏司马师死后,姜维领军五万,朝枹罕进发。到洮水时,守边军士向魏国的雍州刺史王经和征西将军陈泰报告,两人领军出战,把姜维杀得大败。【 】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邓艾率兵翻越天险【 】后,于道旁发现诸葛亮题的石碣,连忙对碣再拜,说:“武侯真神人也!艾不能以师事之,惜哉!”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东吴陆逊大破蜀军后,刘备败逃到【 】,自觉没有脸面回成都面对群臣,便将此地的馆驿改为永安宫,后来,他在此地染病去世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建兴三年,建宁太守雍闿结连孟获造反,牂牁郡太守朱褒、越巂郡太守高定二人【 】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晋主司马炎封杜预为镇南大督荆州事,准备伐吴。而此时吴国的大将丁奉、陆抗都已经去世,吴主孙皓【 】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刘备得知关羽身亡,准备御驾亲征,讨伐东吴,诸葛亮等苦苦劝谏,刘备的心意才稍有回转。然而,【 】,刘备便决意要出征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吕蒙向孙权主动请缨攻取荆州,却发现关羽沿江筑了许多烽火台,因而十分苦闷,只好托病不出。这时【 】看穿了吕蒙的心思,知道他是装病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是【 】献计孙权在麦城设伏,致使关羽败走麦城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司马懿逼迫曹爽交出兵权,曹爽犹豫不决,思虑一天一夜后掷剑长叹说“【 】”,然后交出了印绶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司马昭派镇西将军钟会伐蜀,钟会说自己想选一员大将为先锋,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。这时,虎将许褚的【 】许仪自告奋勇,出任先锋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魏国名将钟会出身名门,是太傅钟繇之子,颍川长社人,从小就胆智非凡。【 】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魏将邓艾奉命出兵伐蜀,后主刘禅拨七万成都兵将给诸葛瞻,让他迎击邓艾。【 】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魏将王瓘自称是被司马昭杀害的尚书王经的【 】,向姜维诈降,却被姜维识破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于禁在曹操的陵墓中看见关羽水淹七军的壁画,自己也在图上:一副拜伏于地,哀求乞命的样子。他又羞又恼,【 】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在与诸葛亮争夺战略要塞街亭时,司马懿派曹真镇守郿城,自己则亲自带兵和先锋张郃一起攻打街亭。【 】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出师伐魏,连克三郡。魏主曹睿震惊,于是派曹真为大都督出兵迎敌。这时,司徒王朗主动请缨随军出征、担任军师时,当时他已经【 】岁了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二出祁山时,魏将郝昭负责把守的是【 】,诸葛亮分析必先攻下此城才能继续进兵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攻占上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,因为守上邽的梁虔为已招降的梁绪之弟。梁虔降后,诸葛亮命其为【 】,又命其兄为【 】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南征孟获时,曾【 】三洞元帅中的董荼那、阿会喃,赵云和魏延等将领本不信,在听诸葛亮讲述了自己的计策后才佩服他的神机妙算。
- [11-13] 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去世后,后主刘禅依照他的遗言,升任蒋琬为【 】。
【点击排行】
- [05-09] 为直升机提供升力的是旋转的机翼,相当于2~6片狭长的机翼绕着一根垂直的动力轴做旋转运动。每片小机翼各自产生的升力集中起来,就形成直升机的总升力。它____直升机总重量时,直升机就可以垂直往上升。
- [05-22] 供养有阙(quē),中国古代罪名,隋、唐所订“十恶”罪中“____”罪之一。
- [05-09] 2021年2月4日,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公益认养了两只2020年10月25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生的大熊猫,并命名为“____”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古称____为岁星,谓其所在有福,故又名福星。
- [04-12]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。北京的长城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部。
- [05-09]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,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滞留,打破了水和____的平衡,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,并稀释了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的现象,在医学上又被称作稀释性低血钠。
- [05-04] 1987年12月,第42届联合国大会决议,正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“____”。
- [05-04] 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是____。
- [05-04] 随着北伐胜利进军,工农群众运动以空前规模迅速高涨。____于192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,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河南农民运动为工作重点。
- [04-12] 五四文学革命中,____提出白话文学应为“中国文学之正宗”的思想。